
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也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。一方面,全球经济体制处于加速变革期,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,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机遇;另一方面,逆全球化思潮抬头,一些国家频频出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,“中国威胁论”大行其道,守成大国遏制中国影响力意愿提升,外部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。
新浪财经:所以您认为哪些行业将退出历史舞台?哪些还在上升?魏凤春:大方向上看,能够满足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需求的行业,就是上升行业,简单点说,能够赚到钱的行业,也对应着相应的投资机会。但首先要搞清楚,哪些行业可以赚到钱。首先,从需求看,能够解决社会矛盾的行业可以赚到钱,我认为能够解决教育、医疗、环保、交通、食品安全等社会痛点问题的行业,就处于这样的“上升”行业中。但高污染、高能耗、资金杠杆率高、投入产出比过高等不符合需求的行业就会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的状况。
最终监管部门介入,要求华海财险妥善处理,这场内斗以于晖离去告终。华海财险的违规股权问题,则以青岛两家股东退出,最终引入那曲瑞昌告终。不过,华海财险的资本之渴依然待解。其2018年以来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,一、二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跌至196.23 %和181.96%,其中二季度已降至2016年以来新低。
目前来看,在149家企业当中,“已受理”共有7家,“已问询”企业有18家,合计共有25家。其中,“已受理”的7家企业全是新增的受理企业,审计基准日均为2019年3月31日,财务报表均已覆盖今年一季度。而在“已问询”的18家公司中,多数企业在问询中已新增披露一季度乃至半年度财报。
进入2017年,在产能高速增长的背景下,产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开始凸显。IEA数据显示,2017年,国内主要企业锂电池产能约124GWh,2018年底预计达到180GWh,且主要企业产能基本超过8GWh,但利用率普遍低于40%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指出,目前市场两极分化明显,高端优质产能供应不足,低端产能订货不足,生产经营困难,呈现出结构性产能过剩。小型低水平的动力电池企业将在竞争中被淘汰,行业加速洗牌。电池配套企业已从2015年大约150家降至2017年的100家左右,三分之一的企业被淘汰出局。
但比起价格上的劣势,创新乏力或许才是印度厂商在竞争中的致命缺点。‘vivo 和 OPPO 这些中国品牌让消费者可以用实惠的价格获得最新技术的最新功能。’新德里一家手机经销商对Quartz表示。然而,印度的手机厂商们似乎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源,他们把份额流失归咎于政府对本土品牌保护力度不够。2017 年 MILK 四巨头就曾公开表达了对政府的不满,呼吁应该对中国品牌的手机收取‘反倾销关税’。